找到相关内容414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解读曼殊五部曲

    原来怨是亲。   雨笠烟蓑归去也,与人爱亦。  ——《失题》之一  托尔斯泰说:“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曼殊和百助枫子这对情人未能终成眷属,不能用幸与不幸来表述,曼殊毕竟...,方改“玄”为“元”,后其友柳亚子认为此举什意义,故仍改元瑛为玄瑛。冯自由在《苏曼殊之真面目》中云﹕“至曼殊于披剃后自号‘元瑛’,或谓其取义于《红楼梦》之神瑛侍者,斯言亦有可信,盖余尝见曼殊居东京时...

    达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3060364.html
  • 南岳山茨通际禅师小考

    日中午、四三二一从头数、毗婆尸佛早留心、直至如今还叫苦。 日映未、也解随群并逐队、手携达磨破皮鞋、遇贵别贱贱则贵。 脯时申、也烦恼也、擎回一钵烟村饭、供养瞎驴七尺身。 日...应庵华、华传密庵杰、杰传破庵先、先传准范、范传雪岩钦、钦传高峰妙、妙传中峰本、本传千嵒长、长传万峰蔚、蔚传宝藏持、持传东明卢(日+山)、(日+山)传海舟慈、慈传宝峰瑄、埴传天奇瑞、瑞传闻聪、...

    日本 东北大学 中鸣隆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40760466.html
  • 唯识学--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

    思。  2、别境心所:分别是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。  3、善心所:分别是信、惭、愧、贪、痴、勤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。  4、根本烦恼心所:分别是贪、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。  5、随烦恼...人的生命与活力,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:  修竹数竿,石笋数尺,其地多,其贵也多也。  而风中雨中有声、日中月中有影,诗中酒中有情、闲中闷中有伴,  非唯我爱石竹,即石竹亦爱我也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2860605.html
  • 具足之性与原罪之灵

    喜、是、无非、善、恶……”(《坛经·般若第二》)那么也无谓“关联”,它抵毁了一种神圣存在——动静无心、凡圣情忘,并使之转化为个人的纯粹生存——能所俱泯、性相如如。所以在禅者那里,灵知、...,从而使得佛的慈悲救渡与人的清净解脱不过是“一体两面”,它最终导致慈悲的空泛和救渡的无力。  禅者的喜、固然可使心灵充沛,“有情而不累”地享受生命的多姿多彩,但是谁使那山花开似锦、涧水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5060628.html
  • 真理符合论与虚无的发现——兼论中西哲学走向诗学的原因

    角度对色相实存性的否定。同时,人的心体也被否定,如《坛经》云:“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,无边畔,亦方圆大小,亦非赤白青黄,亦上下长短,亦喜,是无非,恶,无头无尾。诸佛刹土,尽同虚空。”(...哲学逼近了“认识的不可能”这一命题有关。如前所言,中国的老子虽然用道给了世界一个勉强的命名,但这个道不过是从有通向的道路(Way),[6]P45它本身并不是一个肯定性的范畴。庄子将道由本体论下降到物性...

    刘成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1761626.html
  • 梵网经古迹记卷上(1)

    乐果也。后结成言。如次结前慧舍慈品善根成也。入平等智诸菩萨行本也。现化无量法身者。如水中月法身影故  经。如一切众生天华品说  述曰。第三指广。余地准此  经。若佛子至名一义别  述曰。第三...瑜伽云。若欲断彼生起意乐发勤精进。烦恼炽盛蔽抑其心起盖等。所违犯。由此第六有意乐门。由意乐力恶犯故。如十住论。悭心不解不能施时。谢今未熟后当施故。然经亦说。护戒之心如惜浮囊及草系者。由此第七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4561868.html
  • 梵网经古迹记卷上(2)

    。妄语虽通前已制故。略第三境界事门。然瑜伽云。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。是名第一他胜处法。是即多分以贪究竟。若所得但由嫉妒。以究竟。第四门者。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。菩萨本愿利他为心。引好推恶失坏...若彼王所匪宜。若护僧制。问以何义故大集经云于身命财常作舍想。颂曰。为身求财集恶行。当归死灭不知恩。财随命舍恶业随。受彼果时共受  不受谢戒第九  经。若佛子自嗔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 述曰。初制意者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4661869.html
  • 禅之起缘——《楞伽经》和《金刚经》

    。本性是佛,离性别佛。  何名摩诃?摩诃是大。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,有边畔,亦方圆大小,亦非青黄赤白,亦上下长短,亦喜,是无非,恶,有头尾。诸佛刹土,尽同虚空。世人妙性本空,有...于三界身心意(即色、相、非色非相),是为宴坐。在《维摩诘所说经》里,维摩诘主张在充满欲望的感觉、有形无形的世界中,在任何地方,都不表露身心。即佛法的非有非,是为不二法门,是中道实相。对禅定地点的批判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0161966.html
  • 佛教的和谐伦理思想研究

    愧、贪、痴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),恶的心所,则分析为6种根本烦恼(贪、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)和20种基于根本烦恼而产生的随烦恼(忿、恨、恼、覆、诳、谄、憍、害、嫉、悭、惭、无愧、不信...依赖于一定的条件(缘)才能产生、存在、灭熄、消亡,是所谓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。……此无故彼,此灭故彼灭。”[1] 这是佛教的最根本原理,也是佛教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462115.html
  • 白云老禅师著:唯是心理学

    争,不暗斗等。  --以修养而行仁慈或悲悯,尽可能随顺人或事的态度;如不愤慨,不怨尤等。  痴--于人与事的现实中,不为迷所惑;如理解,适度等。  精进--择善固执,奋发坚持,经久而不变易;如...无地自容的心识作用。  4、贪--不是不贪或欲望;而是守著本份,无损于人,在功名利禄之下,不勉强名闻利养。  5、--于人事的随顺,表露慈愍祥和的情感;纵然际遇违逆,亦嗔恚愤恨之心。  6、痴...

    白云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762117.html